刚刚实施的浙江公共客运安防标准全国首推
1月25日,杭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通报会,通报《城市公共客运智慧安防管理通用要求》浙江省地方标准实施及相关内容。该标准归口省公安厅,由杭州市公安局提出,地铁公安分局和交通(水上)治安分局主导编制,系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涵盖城市轨道交通、路面交通、水上交通“三域”的省级安防标准,首个以智慧安防为突出亮点的公共客运安防省级标准,也是首个由杭州市公安局牵头编制的省级标准。
举个最浅显易懂的例子,杭州市民乘坐地铁时,可以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些贴着的编码,比如电梯口的公共视频机器、地铁站台车厢玻璃等地方。这些编码原先只是内部归档的数字编号,而现在,这些编码则纳入到地铁公安数字化管理的一部分。乘客有需要报警,也可以提供所看到的编码给警方,就能迅速定位。
摘自
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试点中控“智慧车站”管控系统
全程掌控 自主运行
“智慧车站”管控系统通过对车站数据全过程的感知、采集、处理、融合,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系统性智能基础,具备自主学习、演进的逻辑能力,实现车站自主运行。
该系统通过搭载一套支撑数字化轨道交通、无人化运营管理、智能化运维控制、场景化应用服务的系统,深度结合全自动运行,对人员、设备、环境等各种要素的全面感知,融合分析、协同运行,使车站更安全、更有序、更合理、更高效地运转。
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
宁波轨道交通机电专业团队也对其“筋骨”硬件进行了创新,将“智慧车站”管控系统的显示屏完美嵌入到ibp盘,有效地节省了车控室空间,方便车站运营人员随时查看展示屏中的数据。硬件设备安装环境采用了特别定制的模块化微型一体机柜,新增的全热交换管控模块会使机柜根据设备负载情况的不同,为所有设备提供所需恒定的运行环境,有效降低灰尘对设备的影响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摘自
厦门轨道集团智慧车站试点研究摘得大奖
近日,厦门轨道集团“一键开关站”智慧车站试点研究项目在“第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——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”中荣获金奖。
传统地铁车站的开关站主要涉及出入口卷帘门、扶梯、照明、pis系统等五个系统设备,需要由站务人员逐个开启关闭。采用 “一键开关站”,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一键开关功能,实现五个系统设备一键多系统联动。站务人员在车控室内,就能远程实现“一键开关站”。
“一键开关站”项目从立项到落地,仅用时6个月。项目团队先后完成了设计方案编写、现场施工安装、卷帘门安全防护功能开发、扶梯与摄像头联动测试等工作,最终实现一键多系统联动功能。“一键开关站”应用后,仅需五六分钟即可完成开关站,工作时长缩短80%以上。该研究成果突破了轨道交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,率先迈出了轨道集团数字化转型和“智慧地铁”的一大步。
摘自
湖北首条空轨试验线成功完成无人驾驶试验
武汉市江夏区试验基地,中铁科工集团自主研发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在“空轨”试验线路成功完成无人驾驶试验。
中铁科工集团介绍,这条“空轨”试验线路全长800多米,是我省首条”空轨“试验线,无人驾驶系统具有全部商用功能。悬挂式单轨列车简称“空轨”,列车悬挂在轨道在下方,轨道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,占地少、建设周期短,具有独特优势。“空轨”单趟运量一般为300人至400人,每小时客流量近万人次,约为地铁运量的一半,但造价只有地铁的四分之一。目前,德国和日本部分城市有“空轨”运营。
摘自
新年捷报添虎翼!中控信息喜获绍兴地铁2号线综合监控项目
中控信息成功中标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设备采购及服务项目,实现2022年开门红!
绍兴地铁2号线是浙江省内第一条同时具备全自动驾驶(goa4)、云平台、大数据三大技术亮点的轨道交通线路。全线采用云平台,是轨道交通指挥列车运行、组织运输生产、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,旨在通过统一构建计算、存储、网络资源,为运营生产系统提供iaas、paas、saas服务,实现资源的逻辑统一和高效利用,满足资源的按需和自助式服务。
此外,2号线将搭建大数据平台,支持在安全生产网、内部管理网、外部服务网分域部署扩展应用,三网内部及网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,并通过信息共享和隔离机制,保证数据安全。
摘自
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交通线:江苏盐城市区srt一号线开建
盐城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盐城市区srt一号线项目,这是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交通线,犹如给这座让人打开心扉的城市系上了一条美丽的金腰带。
超级虚拟轨道快运系统(super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,简称srt)是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全球首创,以地面虚拟轨道导向运行的超轨列车(车长约36米),融合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优点,集“低成本、中运量、智能、环保、便捷”于一身,是介于有轨电车与brt之间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,是国家倡导的新基建项目,也是新一代5g智能城市轨道交通产品,具有无污染、无噪音、载客大、建设流程短等特点。
摘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