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 21 日,2018(第四届)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、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在会上作相关报告。
没有智慧城市衡量标准,不会全面开花。智慧城市不可能全面爆发,但是在不同点不同模式上可能同时出现。比如珠三角、长三角地区,以城市地产商、应用商或政府为主导,形成不同模式。
智慧城市仅停留在政府端,带不动技术革新。现在很多政府理解智慧城市,更多强调政府办公系统的运转,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开放,提高政府的效率。但一般是不产生收益的,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浪费,某种程度上还有政绩工程之嫌。
现在全国智慧城市发展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,即很多 it 产业和信息产业都盯住政府的项目做攻关,这个倾向是不对的。在韩国、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公司,政府所谓的智慧城市治理系统只是智慧城市的一小部分,大部分服务是面向社会和社区,面向 c 端用户的。政府通过 ppp 的方式来购买需要的服务,这既为市场化提供充分的收益空间,也大大降低政府的投入。这是目前全国智慧城市发展非常严重的误区。
8 月 29 日,在 2018 gis 软件技术大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作《操作系统:智慧城市的 gis 担当》主题报告,发表观点:gis 是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。
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非 gis 莫属。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,是若干个信息系统的集成,基于共同的设施和数据资源,具有大量共性化的操作,需要一个操作系统。由于城市是一个地理空间,需要进行实体城市的数字化表达,而所有城市对象(物件、事件)均具有位置(点、域、路径),所有数据都是对对象的描述,所以城市问题是空间问题,必须表达空间关系。
gis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:主流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阿里、腾讯、华为、中兴、平安等技术j9九游会官方的解决方案中均可见到 gis 的身影,在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城市如福州、武汉、深圳、雄安等的j9九游会官方的解决方案中,gis 也是无处不在。
gis 平台核心要素和能力为:数据集成与融合、可视化表达,以及开放式的二次开发环境。目前的 gis 平台尚不能全面胜任智慧城市的全部需求。未来应以 gis 平台为核心,打造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。
摘自 中国测绘网
根据 idc《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》,2018 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预计达到 208亿美元,相较 2017 年的 173 亿美元增长 20.2%,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支出市场。idc预计,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在 2016-2021 年预测期内将保持五年复合增长率 19.3%的稳定增长,到 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投资规模将达到 346 亿美元。
2016-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及预测(亿美元)
政府积极推动固定智能视频监控领域的建设与应用。在国家政策引导下,市政管理部门积极推动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应用,用于优化交通出行、服务城市管理、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。
智慧交通领域,高级公共交通的支出比重占八成以上。在《idc 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》中,idc 将智慧交通细化为交通管理、出行者信息系统和高级公共交通三个部分。2017 年智慧交通市场中,高级公共交通的支出比重达到智慧交通总支出的八成以上。
智慧照明领域,政策和环保双因素拉动市场快速发展。智慧照明包含室内智慧照明和室外智慧照明两部分,受到政策刺激和环保需求等因素的拉动,伴随着新兴技术在智慧照明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不断优化,智慧照明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发展,预计 2016-2021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2.6%。
摘自 千家网
2018(第四届)中国智慧城市国际(深圳)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(智慧城市)论坛上,3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、方法和目标,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言献策,形成《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》。
- 智慧城市建设亟待上升到战略高度。
-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,需要优化标准梯度实施,需要加强立法确保安全。
-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工程文章,必须坚持以人为本,必须全面统筹协调合作。
摘自 国脉智慧城市网
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正式出台,为全市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指明方向。8 月22 日,在重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,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管理局牵头编制的《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。
2015 年,重庆市城市管理部门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编制。立足于江北区城市管理局 6年多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,吸收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,先后多次聘请参与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制定的有关专家进行指导。经历 3 年多的编制、修订和数十次的内外专家评审,最终完成此标准。
该规范的出台解决了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是什么、建什么、怎么建、用什么标准建和怎么用的问题,为全市智慧城管建设和相关技术应用奠定标准体系的同时,又将为助推全国智慧城管建设与应用提供范例。
摘自 腾讯网
根据《中国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白皮书 2017-2018》梳理智慧城市业务代表性较强的公司,形成如下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图。
从生态图中可以发现,很多生态玩家在智慧城市生态中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。从生态竞争力、生态发展潜力两个维度建立坐标轴,通过量化评估呈现如下竞争格局图:
以浪潮、华为、新华三等为代表的本土 it 领导型厂商;以腾讯、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;以太极、神州数码、东软等为代表的本土顶级方案商;三大电信运营商四类企业共同组成智 慧城市市场中综合生态影响力最强的玩家群体。
四类公司均具备如下特点:雄厚的资金实力、良好的企业资质、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有突出的业绩。
摘自 国脉智慧城市网
当城市自身意识到新兴科技的重要性,本土化的“智慧城市”j9九游会官方的解决方案商们则以服务者的身份 融入城市,涌现诸多实力强劲的跨界玩家。
中国的智慧城市之路-path:以企业特质划分,p-平安对应全面,a-阿里对应商业,t-腾讯对应连接,以及 h-华为对应基础。
p——平安,对应全面。平安优势一在于全面,二在于抓住最核心领域—财政和医疗。平安集团聚焦“大金融资产”和“大医疗健康”两大产业,依托智能认知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四大核心技术,构建“1 n”平台体系。
a——阿里,对应商业。阿里在智慧城市上达成的合作,主要围绕新零售、云计算、蚂蚁金服展开,其运营智慧城市业务的主力是阿里云 et 大脑团队。
t——腾讯,对应连接。腾讯的智慧城市围绕社交展开,通过微信、qq载体,构建恰当的入口。在 c 端,腾讯以交通移动支付为开端,在 b 端,腾讯以腾讯云为基础展开。以连接为核心,腾讯的智慧城市入手点是医疗、社会保障、交通以及警务等城市基建领域。
h——华为,对应基础。华为提出的理念是“以新 ict,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”,吻合华为通讯设备商、通信厂商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角色。在智慧城市中,华为扮演“建设者”的角色。
摘自 国脉智慧城市网